【导语】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大家对“去医院”三个字讳莫如深。医院就成了老百姓最恐慌的地方,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就算身体感到强烈不适,也选择了隐忍和等待。殊不知,盲目的忍耐和等待有可能延误病情。
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应做到区域分隔,在避免交叉感染的原则下应救尽救,不能因等待核酸检测结果而延误急救。另外,“核酸快检”技术一般2个小时出结果,能够为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快速的急诊急救解决方案。 1、消化道出血是什么病症?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多表现为呕血、黑便、便血,或因头晕、乏力、晕厥等不典型症状就诊于急诊科。如不及时诊治,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必须进行正确、迅速、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2、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
大多数(80%-9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常见的病因包括: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恶性肿瘤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如服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血液病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精神长期紧张、劳累过度、熬夜、过度饮酒等,在有原发性胃病的基础上,又会造成胃壁的血管扩张,诱发溃疡最终导致出血)。 3、 如何判断是否为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方式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出血急缓和血液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短等因素密切相关。此外消化道出血应注意和咯血、口/鼻/咽出血、肛周出血以及服用铋剂、铁剂、碳粉、特殊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血)相鉴别。 上消化道出血因为位置较高,若出血后立即出现呕血,则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或排柏油样黑便,出血量极大时排便可呈暗红色。 而下消化道出血是肠道病变引起,出血部位如较高则便血的颜色越暗;出血部位较低则便血的颜色越鲜红甚至为鲜血,但要注意与大量的上消化道出血及痔疮出血等相鉴别。 4、除了呕血、黑便以外其他的表现 ①心慌、面色苍白: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仅在长时间出血后出现贫血。如果出血量多又快,则会出现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的急性失血表现。 ②上腹疼痛: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常见病因是胃溃疡病,若为溃疡病出血,则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 5、如何 评估出血量? 5-10ml便潜血试验阳性;50-100ml 黑便(或柏油样便);250-300ml 呕血; 400-500ml 可出现全身症状 如头晕、心慌、乏力等;超过1000ml 周围循环衰竭,如肢冷、心率快、血压降低等,严重者可成休克状态。 6、如何紧急处理消化道出血? 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对患者进行正确施救。 ①平卧:出现胃出血后,应当立即卧床休息,最好采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变换体位时要特别小心,因为病人出现大量失血时,如果不注意,突然站立时往往会因一过性脑缺血而晕厥,导致摔伤等意外发生。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家庭救护中最重要的。因为患者呕吐的血液或胃内容物如果被吸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窒息或导致吸入性肺炎,特别是血压较低、神志不清、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 因此,当患者出现呕血时,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并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异物。 ③禁食禁水:如果患者出现呕血或黑便,应立即停止进食或饮水。因为进食和饮水不仅会加重病灶出血,还会给入院后做胃镜检查及治疗增加困难。 7、消化道出血的预后如何? 一般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量少,生命体征平稳,预后良好。其治疗原则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抑酸、止血等对症处理,择期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 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如不得到及时救治,会耗费大量医疗费用,并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作为北方城市,由于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原因影响,消化道出血是常见和多发疾病,尤其是是危重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快并威胁生命,以我院为例,近些年,收治消化道出血病例承现逐年上升趋势,快速、准确鉴别诊断是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而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我院建立了消化道出血快速通道,多科室协作,合理有效地配给医疗资源,缩短救治时间,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存率。 8、消化道出血可以做内镜吗? 内镜检查是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关键,且内镜止血配合抑酸药物的应用是重要止血措施。内镜检查能及时、准确发现病变,消化道出血应尽早在出血24小时内开始内镜检查。 治疗消化道出血对时间把握、内镜使用技术和诊疗流程都有较高要求,目前在一些三甲医院,由于有专业化的消化科医生团队,配有先进的内镜设备,所以消化道出血诊治不再是难题。但在基层医院,由于没有专门的消化科,内镜设备缺乏,内科医生对消化道出血诊疗经验不足,以至于患者不得不到大医院就医,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 【专家简介】 ![]() 宋晓丹,主任医师,沈阳医学院兼职副教授,现任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从事临床工作22年,擅长疑难重症传染病的救治、对急诊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及危重症治疗,尤其是危险性消化道出血、出血热、重症感染、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治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曾获辽宁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沈阳市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技术标兵,沈阳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社会兼职: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免疫学会临床病原生物与免疫分会青年委员 辽宁省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委员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委员会理事 沈阳市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 沈阳医学院兼职教师 来源: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