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人寿以案说险之护好养老“钱袋子”转账汇款多核实
分享到:发布时间:2023-08-30 15:42:33 来源:
【案例介绍】
曹奶奶今年76岁,退休在家多年。近期收到了一条陌生短信,短信中显示她中奖20万元。曹奶奶收到短信后起初并不相信,但是对方很快打来了电话,称自己是活动方的联系人,负责跟曹奶奶沟通中奖事宜。曹奶奶坦言自己并不相信,但是联系人还发来了中奖“公证书”,并说中奖机会难得,只要缴纳7000余元的“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就可以领取20万元奖金,但兑奖是有时效性的,过期未兑奖这20万元奖金就要作废了。一听这话曹奶奶着急了,心里只想着赶快去兑换这20万元的“大奖”。随后主动联系了活动方,活动方称需要首先缴纳各项费用才能领取奖金,曹奶奶陆续向活动方提供的账号汇款“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7000余元。而交钱后,再联系活动方,对方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曹奶奶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案例分析】
近年来,诈骗分子的骗钱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目前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较为薄弱的特点,制造“中奖”“账户升级”等骗局,引诱老年消费者进行转账汇款,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回顾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不法分子瞄准了老年人警惕性不足,贪图意外之财的心理,前期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以中奖为幌子,通过索要公证费、所得税等名目诈骗钱财。老年群体是诈骗案件的主要对象。老年人自身的辨别骗局的能力较弱,犯罪分子正是看准老年人容易轻信他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诈骗。
【风险提示】
要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识不轻信高额回报,避免上当受骗。对于来历不明的中奖信息要谨慎辨别,不轻易给陌生账号转账汇款;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保护好家庭及个人的各类信息;多学习掌握金融知识,防范养老骗局,充分了解金融产品的特征、处理流程;一旦遭遇诈骗,应保留对方账号信息和交流记录,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